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 附件炎

附件炎是咋引起的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附件炎是咋引起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沈华
沈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附件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原因包括性传播疾病、妇科手术感染、不良卫生习惯等。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和改善生活习惯。
1、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是附件炎的主要诱因之一。淋病、衣原体感染等病原体通过性行为传播,可能上行感染至输卵管和卵巢,引发炎症。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关键是使用安全套,并定期进行性健康检查。若已感染,需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
2、妇科手术感染
人工流产、宫腔镜检查等妇科手术可能因操作不当或术后护理不佳导致细菌感染,进而引发附件炎。术后应严格遵循医生建议,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早性生活。若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头孢类抗生素或进行抗炎治疗。
3、不良卫生习惯
经期使用不洁卫生用品、频繁使用阴道冲洗液等不良习惯可能破坏阴道菌群平衡,增加感染风险。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巾,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保持外阴干燥清洁。日常生活中,可多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帮助维持阴道健康。
4、其他因素
免疫力低下、长期压力过大等因素也可能增加附件炎的发生风险。增强免疫力可通过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充足睡眠实现。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锌的食物如坚果、瘦肉。
附件炎的预防和治疗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避免感染源、改善生活习惯和及时就医。若出现下腹疼痛、白带异常等症状,应尽早到医院检查,避免病情加重。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日常护理,附件炎是可以有效控制和治愈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附件炎的症状怎么检查确诊

附件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体检测、腹腔镜检查等方式确诊。附件炎通常由病原体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宫腔操作不当、免疫力低下、性生活不洁等原因引起。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及附件区压痛情况,若发现宫颈举痛、附件区增厚或包块,结合患者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可初步判断。急性期可能出现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全身反应。检查前需排空膀胱,经期女性建议避开月经期检查。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异常。阴道分泌物检查能发现大量白细胞或致病微生物,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部分患者需进行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以排除异位妊娠,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3、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可显示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等特征性改变。对于复杂病例可能需要磁共振成像进一步评估炎症范围,超声检查无辐射且能动态观察治疗效果,是首选的影像学手段。

4、病原体检测

通过宫颈分泌物培养、核酸扩增试验等技术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特异性病原体。药敏试验能指导抗生素选择,对反复发作或治疗无效的慢性附件炎尤为重要。取样时需注意避免阴道消毒液影响检测结果。

5、腹腔镜检查

作为诊断金标准,能直视输卵管充血水肿、脓性渗出等病变,同时可进行粘连分离或脓肿引流治疗。适用于疑似盆腔脓肿、诊断不明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全身麻醉且存在手术相关风险,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确诊附件炎后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如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穿着宽松棉质内裤。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促进炎性分泌物局限。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等,忌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至症状完全消失,慢性附件炎患者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疼痛。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