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拔除智齿时通常建议上下成对拔除,主要原因包括避免咬合紊乱、预防邻牙损害、减少二次手术风险、降低感染概率。
1、咬合功能平衡保留单侧智齿可能导致上下颌咬合不平衡,长期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建议通过口腔全景片评估后对称拔除。
2、邻牙保护未拔除的对颌智齿可能过度萌出,撞击邻牙导致牙根吸收或龋坏。临床常见伴发牙龈肿痛症状,需配合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布洛芬等药物控制炎症。
3、手术效率优化分次手术会增加麻醉风险和愈合周期。成对拔除可减少患者就诊次数,术后需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头孢克肟、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预防感染。
4、感染防控残留智齿易形成食物嵌塞区,增加冠周炎发作概率。X线显示阻生齿者建议同期拔除,急性期可选用青霉素V钾片、洛索洛芬钠、奥硝唑等药物。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选择温凉流质饮食,使用专用外科敷料加压止血,定期复查伤口愈合情况。
智齿龋坏但对应下颌智齿健康时通常建议拔除。主要考虑因素包括邻牙损害风险、感染概率、咬合功能影响及清洁难度。
1、邻牙损害风险上颌智齿龋坏可能波及相邻第二磨牙,导致邻面龋齿或牙槽骨吸收。需通过口腔检查评估邻牙状态,拔除后可预防继发损害。
2、感染概率升高龋坏智齿易成为细菌滋生灶,可能引发冠周炎或根尖周炎。若反复发作感染,拔除是根治方案,急性期需先控制炎症再手术。
3、咬合功能失衡单侧智齿缺失可能导致对颌牙伸长或偏侧咀嚼。对于无咬合功能的龋坏上颌智齿,拔除有助于维持正常颌关系。
4、清洁维护困难智齿位置靠后难以彻底清洁,龋坏后更易滞留食物残渣。即使无症状,长期存在可能增加口腔整体患病风险。
建议术前拍摄曲面断层片评估牙根形态,术后注意24小时内避免漱口,选择软质食物促进创口愈合,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