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打激素针可能引起多种副作用,常见的有体重增加、血糖升高、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情绪波动等。激素针主要用于治疗炎症、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需警惕副作用。
1、体重增加
激素针可能促进脂肪重新分布,导致向心性肥胖,表现为面部圆润、腹部脂肪堆积。这与激素影响糖代谢和脂肪分解有关。建议用药期间控制热量摄入,增加有氧运动,定期监测体重变化。
2、血糖升高
激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可能诱发类固醇性糖尿病。表现为多饮多尿、乏力,原有糖尿病患者血糖更易波动。需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调整降糖方案,如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干预。
3、骨质疏松
长期使用可能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折风险。建议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配合骨化三醇胶丸促进钙吸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避免跌倒等外伤。
4、感染风险
激素会抑制免疫功能,增加细菌、真菌感染概率。可能出现反复发热、伤口难愈等症状。需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感染迹象时及时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氟康唑胶囊等抗感染药物。
5、情绪异常
激素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平衡,引发焦虑、失眠或抑郁。轻症通过心理疏导缓解,严重时需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用药期间家属应加强情绪观察与支持。
使用激素针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压、血糖、电解质等指标,避免突然停药引发肾上腺危象。饮食需低盐低糖高蛋白,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出现严重副作用如呕血、视物模糊、持续头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给药方案,必要时采用隔日疗法或局部给药减少全身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