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肾功能衰竭的后果按严重程度发展,包括早期水电解质紊乱、中期心血管损害、晚期多器官衰竭以及尿毒症脑病。
1、水电解质紊乱肾脏调节能力下降会导致水肿、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限制液体摄入并使用利尿剂有助于缓解症状。
2、心血管损害水钠潴留和肾素分泌异常可能引发高血压、心力衰竭。需要控制血压并定期监测心血管功能。
3、多器官衰竭毒素累积可能影响造血系统导致贫血,损伤骨骼引发肾性骨病。需进行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钙磷调节治疗。
4、尿毒症脑病晚期毒素突破血脑屏障会出现意识障碍、抽搐。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是必要的干预手段。
肾功能衰竭患者需坚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遵医嘱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以延缓疾病进展。
肾穿刺活检结果主要分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几种病理类型。
一、微小病变病理特征为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光镜下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二、局灶节段硬化部分肾小球发生节段性毛细血管袢硬化,常伴有肾小管萎缩。患者可出现顽固性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下降,需综合使用免疫抑制剂。
三、膜性肾病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伴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是中老年肾病综合征常见病因。部分病例与肿瘤或感染相关,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四、系膜增生病变系膜细胞和基质不同程度增生,可见于IgA肾病等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从无症状血尿到肾功能不全不等。
肾穿刺后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