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哺乳期反复少量出血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哺乳期反复少量出血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辉
李辉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哺乳期反复少量出血可能由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修复延迟、宫颈炎症、子宫复旧不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哺乳方式、药物治疗、局部处理、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

1. 激素波动

哺乳期泌乳素升高抑制雌激素分泌,导致子宫内膜薄脆脱落出血。建议按需哺乳维持激素稳定,避免突然断奶或减少喂奶次数。

2. 内膜修复延迟

产后子宫内膜需6-8周完全修复,哺乳可能延缓该过程。表现为点滴状出血,无腹痛。可通过超声检查评估内膜厚度。

3. 宫颈炎症

可能与分娩损伤或感染有关,表现为接触性出血。需妇科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保妇康栓、抗宫炎片等药物,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

4. 子宫复旧不全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蜕膜残留,常伴下腹坠痛。可服用益母草胶囊、产妇安合剂促进收缩,必要时行清宫术。

哺乳期出血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会阴清洁,观察出血量变化,若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诊。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肠梗阻好转的表现

肠梗阻好转的表现主要有腹痛减轻、排气排便恢复、腹胀缓解、肠鸣音正常。

1、腹痛减轻:

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胀痛明显减轻,疼痛范围缩小,发作频率降低。

2、排气排便恢复:

肛门恢复自主排气,排出成形或稀软粪便,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解除。

3、腹胀缓解:

腹部膨隆程度减轻,触诊腹壁张力下降,叩诊鼓音范围缩小。

4、肠鸣音正常:

听诊肠鸣音从亢进或消失恢复至每分钟4-5次,节律规则。

建议恢复期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普食,避免进食豆类等产气食物,适当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