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紧张会使血压升高吗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紧张会使血压升高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伟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紧张通常会使血压升高。紧张属于应激反应,可能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从而引起血压短暂性上升。

人体在紧张状态下会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促使心脏收缩力增强、输出量增加,同时外周血管阻力上升。日常生活中的考试、演讲、突发惊吓等场景均可能引发此类生理反应,血压升幅一般在10-20毫米汞柱之间,停止紧张刺激后多可自行恢复。部分人群因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可能出现持续性血压波动,但多数属于生理性变化。

若存在高血压基础疾病,紧张可能诱发更显著的血压波动,甚至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高血压患者紧张时收缩压可能超过180毫米汞柱,伴随头晕、心悸等症状。此类人群需特别注意情绪管理,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方案。

建议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若频繁出现血压异常升高或伴随胸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高血压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和规律作息。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多发性抽动症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什么

多发性抽动症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通过实时监测脑电波活动,帮助患者学会自主调节大脑功能的非药物干预手段。该治疗主要适用于抽动症状与脑电异常相关的患者,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电极采集患者头皮脑电信号,将α波、β波等脑电活动转化为视觉或听觉反馈。患者根据反馈提示,通过反复练习增强对异常脑电活动的调控能力。治疗过程中可能涉及感觉运动节律训练、慢皮层电位训练等具体技术,需根据个体脑电特征制定方案。临床观察显示,部分患者经过规范训练后抽动频率和强度可有所降低,尤其对伴随注意力缺陷或情绪障碍的患者可能具有协同改善作用。

该疗法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等综合干预,单次治疗时长通常为30-50分钟,完整疗程需要10-30次。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短暂头晕或疲劳感,但严重不良反应较少见。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家长辅助完成家庭训练任务。治疗前需排除癫痫等禁忌证,并通过定量脑电图评估脑电模式与抽动症状的关联性。

建议患者在专业康复机构接受治疗,配合规律作息和减压训练。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避免自行中断其他治疗方案。家长需协助记录抽动日记以观察症状变化,同时注意避免过度关注抽动行为造成心理压力。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