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普通外科

孩子吃了退烧药不出汗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孩子吃了退烧药不出汗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龚新宇
龚新宇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孩子服用退烧药后不出汗可能与药物吸收差异、体温调节未达阈值、水分摄入不足或退热药类型有关,需结合具体退热药物、环境温度及孩子个体情况综合判断。

1. 药物代谢差异

儿童对退烧药的吸收和代谢速度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孩子需更长时间才能起效。家长需观察孩子服药后2小时内是否出现额头、手心微潮。

2. 体温调节延迟

当体温未超过38.5℃时,退烧药可能仅阻止体温继续上升而不强制发汗。建议家长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

3. 脱水状态影响

发热时水分消耗增加,若未及时补充可能影响汗液生成。家长需每半小时给孩子饮用适量温水或口服补液盐。

4. 药物选择因素

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中枢调节退热,出汗表现不如布洛芬明显。若持续6小时无汗且高热不退,应就医排除川崎病等特殊发热疾病。

建议保持室温24-26℃,避免过度包裹,监测体温变化。如出现嗜睡、抽搐等异常表现须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后背疼一年多了会不会是癌症

后背持续疼痛一年多为癌症的概率较低,常见原因包括肌肉劳损、脊柱退行性变、内脏牵涉痛等。需排查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胆囊炎等疾病,恶性肿瘤如骨转移癌或胰腺癌仅占极少数。

1、肌肉骨骼问题

长期姿势不良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慢性肌筋膜炎,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可通过热敷、理疗及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凝胶、塞来昔布胶囊缓解。

2、脊柱退行性变

椎间盘突出或骨关节炎可能压迫神经根,疼痛可放射至后背。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轻中度患者可采用甲钴胺片、依托考昔片、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营养神经和修复软骨。

3、内脏牵涉痛

胆囊炎、胃溃疡等内脏疾病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后背痛。伴随消化道症状时需完善超声或胃镜检查,治疗原发病后疼痛多可缓解。

4、肿瘤相关疼痛

恶性肿瘤如胰腺癌或骨转移瘤可能表现为持续性夜间痛,但多伴有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需通过肿瘤标志物、增强CT等进一步筛查。

建议进行脊柱影像学检查和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提重物,疼痛加重或出现消瘦发热时需立即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