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肾结石治疗难度较大,主要与结石成分复杂、复发率高、个体差异大、并发症风险高等因素有关。
1、结石成分复杂草酸钙、磷酸钙等不同成分结石对药物溶解反应差异大,尿酸结石需碱化尿液治疗,胱氨酸结石则需特殊螯合剂。
2、复发率高约半数患者在5年内复发,与代谢异常未纠正有关,需长期进行尿液酸碱度监测和饮食控制。
3、个体差异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会影响疗效,需先治疗原发病;肾盂解剖异常者药物排石效果差。
4、并发症风险高梗阻性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合并感染时需先控制炎症,增加了治疗复杂性。
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
判断肾结石是否排出体外可通过观察排尿异常消失、尿液沉淀物、影像学复查等方式综合评估,主要依据有排尿痛缓解、血尿消失、B超检查无结石影等。
1、症状缓解:结石排出后典型症状如腰部绞痛、排尿刺痛会明显减轻或消失,若持续存在下尿路刺激症状可能提示结石未完全排出。
2、尿液变化:排尿时肉眼可见砂砾样沉淀物或收集尿液静置后底部出现结晶沉积物,可能为排出的结石碎片,需留存送检确认成分。
3、影像学检查:泌尿系统B超或CT检查是金标准,原结石部位无高回声影或高密度影,且输尿管无扩张积水表现可确认结石已排出。
4、尿液检测:尿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白细胞恢复正常,pH值及结晶数量显著减少,提示结石引起的泌尿系统损伤已修复。
建议排石后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饮食需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钙、草酸等营养素摄入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