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小儿喉痉挛可能引发轻度窒息、急性缺氧、呼吸暂停,严重时可导致脑损伤甚至心脏骤停。
1、轻度窒息喉痉挛发作时声门不完全闭合,可能出现短暂呼吸困难,表现为面色发绀、烦躁不安,多数可自行缓解,建议家长保持患儿侧卧位并轻拍背部。
2、急性缺氧持续痉挛会导致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可能损伤心肌细胞和脑神经,需立即就医进行面罩给氧,家长需观察患儿指甲和口唇颜色变化。
3、呼吸暂停严重痉挛可能完全阻塞气道超过1分钟,需紧急使用肌肉松弛剂如琥珀胆碱,或进行气管插管,家长应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4、继发损害反复发作可能引起喉头水肿、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需排查胃食管反流或神经肌肉疾病等潜在病因,长期频繁发作建议进行睡眠监测。
日常避免寒冷刺激和过度哭闹,发作时立即停止喂食并清除口腔分泌物,定期随访耳鼻喉科评估喉部发育情况。
新生儿不吃奶就哭闹可能由饥饿感未满足、喂养姿势不当、肠胀气、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频率、纠正哺乳姿势、腹部按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饥饿感未满足新生儿胃容量小需频繁喂养,间隔超过2小时未进食易引发哭闹。建议家长按需哺乳,观察觅食反射或吮吸动作及时响应。
2、喂养姿势不当错误的衔乳姿势会导致吸吮效率低下,婴儿因摄入不足而烦躁。家长需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下颌紧贴乳房。
3、肠胀气可能与吞咽空气或乳糖消化不全有关,表现为腹部膨隆、蹬腿哭闹。家长需在喂奶后拍嗝,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气。
4、胃食管反流因贲门发育不全导致奶液反流,常伴随吐奶、弓背哭闹。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混悬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或西甲硅油乳剂。
哺乳后保持竖抱姿势20分钟,避免过度摇晃,若持续拒奶伴体重不增需及时儿科就诊排除先天性代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