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十一个月宝宝每日奶量一般需要600-800毫升,实际摄入量受到生长发育需求、辅食添加比例、个体消化能力、活动消耗程度等因素影响。
1、生长发育需求快速生长期需增加奶量,建议家长定期监测体重和身高曲线,若生长速度低于标准值可适当提高奶量。
2、辅食添加比例辅食摄入量增加会自然减少奶量,家长需保持每日2-3次辅食与3-4次奶量的合理配比,避免影响铁元素吸收。
3、个体消化能力乳糖不耐受或过敏体质宝宝需调整奶量,家长可选用水解配方奶粉或低乳糖奶粉替代普通配方奶。
4、活动消耗程度大运动发育阶段能量消耗增大,建议家长在宝宝学步期适当增加100-150毫升奶量补充体能。
可尝试分次喂养避免一次过量,观察排尿次数和大便性状,若持续拒奶或出现湿疹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
七个月宝宝上吐下泻可能由喂养不当、消化不良、肠道感染、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对症护理、抗感染治疗、回避过敏原等方式处理。
一、喂养不当喂养过量、过快或辅食添加不当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家长需调整喂养节奏,减少单次奶量,暂停添加新辅食,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二、消化不良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难以消化高脂肪或高蛋白食物。建议家长暂停添加肉泥等难消化辅食,改为米汤、烂面条等清淡饮食,可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
三、肠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肠道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常伴有发热、精神萎靡。需就医进行大便检测,病毒性感染可使用蒙脱石散、益生菌、口服补液盐,细菌性感染需用头孢克肟、阿莫西林、黄连素等药物。
四、食物过敏牛奶蛋白、鸡蛋等过敏原引发胃肠道变态反应,多伴随皮疹。家长需立即停用可疑过敏食物,更换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蒙脱石散等药物控制症状。
注意保持宝宝臀部皮肤清洁干燥,呕吐后半小时内暂禁食禁水,若出现持续高热、小便减少、眼眶凹陷等脱水表现需立即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