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心脏疾病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心脏疾病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引起,需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检查。
胸闷是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胸部压迫感或紧缩感,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胸闷,尤其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出汗、恶心,需通过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严重者需支架手术。
胸痛多由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引起,疼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性或刀割样,可能向左肩、下颌放射。急性心肌梗死时疼痛持续不缓解,伴有濒死感。发病与血栓堵塞冠脉相关,需紧急就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悸表现为心跳沉重、漏跳或过快,常见于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可能与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心肌病变有关。发作时伴头晕、气短,可通过动态心电图确诊。治疗药物有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严重者需射频消融术。
呼吸困难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多见,平卧时加重,坐起缓解。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淤血,活动后气促明显,夜间可能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需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呋塞米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心功能,必要时给予氧疗。
乏力是心脏输出量减少的全身表现,患者易疲劳、活动耐力下降。常见于慢性心力衰竭、贫血性心脏病,与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有关。可能伴随食欲减退、下肢水肿,需完善心脏超声检查。治疗包括纠正贫血、使用地高辛片,并调整日常活动强度。
心脏疾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遵医嘱规律服药并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若症状突然加重或出现意识丧失,须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