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无须空腹抽血。该指标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短期饮食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主要与检测方法、血红蛋白代谢周期、是否存在溶血性贫血、近期输血史等因素相关。
1、检测原理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其浓度与红细胞寿命周期内的血糖平均水平相关,空腹或餐后抽血均不影响结果。
2、代谢周期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单次进食不会改变已形成的糖化血红蛋白比例。
3、干扰因素溶血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寿命缩短,可能导致检测值假性降低;近期输血会引入外源性血红蛋白,干扰真实血糖评估。
4、方法差异不同实验室采用的检测方法存在差异,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性较高,而某些快速检测法可能受异常血红蛋白干扰。
建议检测前保持正常饮食作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大量饮酒,若合并血液疾病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检测时机。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主要有发病机制、年龄分布、治疗方式、胰岛素依赖程度四个方面。
1、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伴随相对分泌不足。
2、年龄分布1型多在青少年期发病;2型常见于中老年群体,但近年青少年发病率上升。
3、治疗方式1型需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生活方式干预控制,晚期可能需要胰岛素。
4、胰岛素依赖1型患者生存依赖外源性胰岛素;2型患者初期通常无须胰岛素注射。
两类糖尿病均需定期监测血糖,1型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酮症酸中毒,2型患者应重点控制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