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主要取决于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手术指征包括长期鼻塞影响呼吸、反复中耳炎、睡眠呼吸暂停、颌面部发育异常或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
腺样体肥大是儿童常见疾病,当肥大的腺样体阻塞后鼻孔超过三分之二时,可能引起持续性鼻塞和张口呼吸。这类患儿夜间常出现打鼾、睡眠不安,严重时可能发生呼吸暂停。长期缺氧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部分患儿因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短厚、下颌后缩、牙齿排列不齐。对于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腺样体肥大会妨碍咽鼓管功能,导致听力下降。当这些症状持续存在且影响生活质量时,医生通常会建议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也是重要手术指征。经过3-6个月的药物治疗,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糖浆等,若症状无明显改善应考虑手术。对于已经出现并发症如慢性鼻窦炎、反复急性中耳炎发作的患儿,手术干预更为必要。但需注意,3岁以下儿童若无严重并发症可暂缓手术,因腺样体在6-7岁后会逐渐萎缩。手术前需完善鼻咽部CT或内镜检查,评估腺样体大小及周围结构关系。
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方法,术后需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剧烈运动1-2周。饮食上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避免过热、过硬食物刺激伤口。家长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发热等异常情况,定期复查评估手术效果。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感冒,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适宜湿度,这些措施有助于术后恢复和预防复发。
新生儿呼吸重可通过调整体位、清理鼻腔、保持环境舒适、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呼吸重通常由生理性因素、鼻腔阻塞、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体位将新生儿头部垫高15度左右,避免平躺压迫气道。生理性呼吸急促多与体位不当有关,无须特殊治疗。
2、清理鼻腔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轻柔清理。鼻腔阻塞是常见诱因,需家长每日检查鼻腔清洁度。
3、保持环境维持室温24-26摄氏度,湿度50%-60%,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环境干燥或污染可能导致黏膜充血。
4、就医评估如伴随发热、口唇发绀等症状,可能与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喉喘鸣等疾病有关,需完善胸片检查,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布地奈德雾化液等药物。
家长需每日记录呼吸频率,避免包裹过紧,喂养时注意防止呛奶。持续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