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鼠疫病毒在高温条件下通常可以被杀死。鼠疫病毒对高温敏感,持续暴露在特定温度下可有效灭活,但具体效果受温度高低、作用时间等因素影响。
鼠疫病毒在56摄氏度环境下持续30分钟即可被灭活。这一温度和时间组合能破坏病毒蛋白结构,使其失去感染能力。实验室常用此标准进行病毒灭活处理。日常烹饪中食物中心温度超过70摄氏度时,附着在食物表面的鼠疫病毒也会被迅速杀灭。
极端高温条件下灭活效果更显著。100摄氏度沸水处理1分钟就能完全杀灭鼠疫病毒。高温灭菌设备采用121摄氏度高压蒸汽处理15-20分钟,可确保彻底灭活病毒。但需注意病毒在低温干燥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单纯短时间高温接触可能无法完全灭活所有病毒颗粒。
预防鼠疫需采取综合措施,除高温处理外,还应注意个人防护和环境卫生。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动物,处理可疑物品时做好防护。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疫区居民可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但最有效的预防仍是阻断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