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有什么后遗症

|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肌梗死有什么后遗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奇英
刘奇英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很多,心肌梗死的病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心梗发作,当时会有室颤情况,这个时候是需要在医院里严密监测下救治,一旦出现室颤,要第一时间给病人除颤,如果几分钟之内不能除颤,很可能就会导致脑死亡,这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第二个并发症就是心力衰竭,因为心肌梗死以后心脏的一部分丧失掉了运动功能,所以心脏整体功能就会受影响,病人就会出现心衰,严重会出现心源性休克。第三个并发症就叫机械性并发症,所谓机械性的并发症就是心脏的一些结构发生破坏,最常见的就是包括室间隔的穿孔,就是心脏左右心室之间隔开的那一块间隔的组织破了一个洞叫室间隔穿孔,还有一小部分病人会出现心脏破裂,就是梗死的地方突然破掉,很少有能救治过来的机会。远期还会有一些病人心梗以后,因为心脏结构发生的变化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这是比较远期的心梗并发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肌梗死类型及特点

心肌梗死主要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两种类型,其特点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的不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起,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需紧急进行再灌注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则多由冠状动脉部分闭塞或斑块破裂导致,心电图无ST段抬高,治疗以药物稳定斑块和改善心肌供血为主。 1、ST段抬高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起,心电图表现为ST段明显抬高。患者常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紧急进行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替奈普酶可迅速溶解血栓,介入治疗则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恢复血流。 2、非ST段抬高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由冠状动脉部分闭塞或斑块破裂导致,心电图无ST段抬高。患者症状可能较轻,但仍需积极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抗凝药物如肝素,以稳定斑块和改善心肌供血。 3、发病机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起,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则多由冠状动脉部分闭塞或斑块破裂导致。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决定了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的差异。 4、临床表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常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可能较轻。两者的临床表现不同,需通过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5、治疗方式: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需紧急进行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则以药物稳定斑块和改善心肌供血为主,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使用。 心肌梗死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遵医嘱服药,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