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长期抑郁可能会增加高血糖的风险。抑郁与高血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主要与激素水平变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有关。
抑郁状态下,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活跃,导致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促进肝脏糖异生,抑制胰岛素敏感性,使血糖水平升高。同时,抑郁患者常伴随食欲紊乱,可能暴饮暴食高糖高脂食物,进一步加重血糖波动。部分抗抑郁药物也可能影响糖代谢,增加胰岛素抵抗。
少数情况下,抑郁可能通过间接途径影响血糖。抑郁患者往往缺乏运动动力,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降低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睡眠障碍也是抑郁常见症状,长期睡眠不足可干扰胰岛素分泌节律。某些共病情况如慢性炎症状态,可能同时加重抑郁和血糖异常。
建议抑郁患者定期监测血糖指标,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超重人群。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抑郁和血糖问题。若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糖尿病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心理治疗与药物干预相结合,可更好控制抑郁及预防代谢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