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颈椎病常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头晕头痛、行走不稳等,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局部不适逐渐进展为神经功能障碍。
1、颈部疼痛早期多表现为颈部僵硬和钝痛,可能与长期低头或睡姿不当有关,热敷和颈部活动可缓解,严重时需颈椎牵引治疗。
2、上肢麻木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可能导致单侧上肢放射痛或麻木,常伴随握力减退,可通过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药物改善。
3、头晕头痛椎动脉受压可引起后循环缺血,出现转头时眩晕或枕部跳痛,需排除美尼尔氏病,可尝试倍他司汀改善微循环。
4、行走不稳脊髓受压晚期可能出现踩棉花感或步态异常,提示脊髓型颈椎病,严重时需椎管减压手术干预。
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急性期可短期使用颈托制动,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进行颈椎MRI检查。
手腕内侧脉搏处的小骨头凸起多为桡骨茎突,属于正常解剖结构,也可能与腱鞘囊肿、骨质增生或外伤后骨痂形成有关。
1、桡骨茎突桡骨远端正常骨性突起,触摸有明显硬块但无疼痛,无须特殊处理,日常避免局部过度摩擦。
2、腱鞘囊肿肌腱滑膜囊液积聚形成的包块,质地较软可活动,可能与腕关节劳损有关,可通过热敷或穿刺抽液治疗。
3、骨质增生长期腕部受力导致的骨赘形成,伴随关节僵硬感,建议减少重复性手腕动作,严重时需手术磨除骨赘。
4、外伤骨痂骨折愈合过程中形成的临时性隆起,通常3-6个月逐渐吸收,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二次损伤。
观察肿块是否伴随红肿热痛,短期内明显增大需及时骨科就诊排除肿瘤可能,日常注意手腕保暖与适度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