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有哪些立即见效的泻药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有哪些立即见效的泻药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立即见效的泻药主要有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比沙可啶肠溶片、番泻叶颗粒、开塞露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促进排便,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长期依赖。

1、乳果糖口服溶液

乳果糖口服溶液通过渗透作用增加肠道水分,软化粪便并刺激肠蠕动。适用于慢性便秘或肝性脑病患者,服药后24-48小时起效。常见不良反应为腹胀或腹痛,肠梗阻患者禁用。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

2、聚乙二醇4000散

聚乙二醇4000散作为渗透性泻药,能吸附水分形成凝胶状物质,服药后1-2天可缓解便秘。适用于成人及8岁以上儿童的功能性便秘,溶解后需立即饮用。可能出现腹泻或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比沙可啶肠溶片

比沙可啶肠溶片属于刺激性泻药,直接作用于肠神经丛,服药后6-12小时即可排便。适用于手术前肠道准备或急性便秘,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可能引发腹痛或直肠炎,孕妇及炎症性肠病患者禁用。

4、番泻叶颗粒

番泻叶颗粒含蒽醌类成分刺激结肠蠕动,8-10小时即可导泻。适用于短期便秘症状缓解,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结肠黑变病。哺乳期妇女及阑尾炎患者禁用,服药期间尿液可能呈淡红色。

5、开塞露

开塞露通过甘油润滑和刺激直肠黏膜产生便意,用药后5-15分钟见效。适用于粪便嵌塞的应急处理,但不宜长期使用。操作时需注意导管插入深度,直肠出血或术后患者慎用。

使用泻药期间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同时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若便秘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注意泻药不能作为减肥手段滥用,长期使用可能造成电解质紊乱和肠道功能损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胃息肉是怎样引起的

胃息肉的治疗需根据类型和大小选择内镜切除、手术切除或药物治疗,其形成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抑酸药等因素有关。胃息肉是一种胃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通常由胃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其具体原因涉及多个方面。1. 慢性胃炎是胃息肉的主要诱因之一,长期炎症刺激会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息肉。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息肉密切相关,这种细菌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和增生。3.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会改变胃内环境,导致胃黏膜增生,增加息肉风险。4. 遗传因素在某些胃息肉类型中起重要作用,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5. 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饮食,以及吸烟、饮酒等行为,也会增加胃息肉的发生风险。对于胃息肉的治疗,需要根据息肉的类型、大小和数量选择合适的方案。内镜切除是首选方法,包括高频电切术、氩离子凝固术和黏膜切除术。对于较大的息肉或疑似恶变的息肉,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如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整抑酸药物使用等。预防胃息肉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以及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胃息肉虽然多为良性,但仍有恶变风险,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