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老年病科 > 阿尔兹海默症

脑梗的病因是什么

|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梗的病因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脑梗的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血液系统疾病、血管炎等因素。脑梗通常表现为突发偏瘫、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干预。

1、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最常见的病因,长期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后诱发血栓堵塞脑动脉。患者可能伴随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必要时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2、心源性栓塞

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阻塞脑动脉。此类脑梗多突发且梗死范围较大,常出现严重偏瘫或昏迷。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或利伐沙班片抗凝,部分患者需接受左心耳封堵术。

3、小动脉闭塞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玻璃样变,管腔狭窄闭塞引发腔隙性脑梗。患者多表现为单纯运动或感觉障碍,无意识异常。治疗以控制血压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4、血液系统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血液病会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概率。可能伴随皮肤紫癜、脾肿大等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羟基脲片调节血细胞数量,必要时行血小板单采术。

5、血管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大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引发血管壁炎症性狭窄或闭塞。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治疗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免疫抑制,联合环磷酰胺片控制病情进展。

预防脑梗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吸烟者应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已患病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颈部血管超声,出现新发症状立即就医。家属应学习识别脑梗早期征兆,如突发口角歪斜、单侧肢体无力等。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抽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抽搐可能由高热惊厥、癫痫、低钙血症、脑炎、脑外伤等原因引起。抽搐是肌肉不自主收缩的表现,可能与神经系统异常、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因素有关。

1、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多见于婴幼儿,体温快速升高时可能诱发抽搐。发作时通常伴随意识丧失、四肢强直等症状。家长需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拭腋窝和腹股沟。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控制发作。

2、癫痫

癫痫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抽搐和意识障碍。可能与脑皮质发育异常、脑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确诊需进行脑电图检查,治疗常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卡马西平片等抗癫痫药物,需长期规律服药控制发作。

3、低钙血症

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可能引起手足搐搦,表现为腕足痉挛、喉痉挛等症状。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缺乏等情况。治疗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纠正低钙,日常可补充碳酸钙D3片,同时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腐等摄入。

4、脑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引发抽搐并伴随发热、头痛等症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需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细菌性脑膜炎则需注射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脑水肿,需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5、脑外伤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出血或水肿可能刺激运动皮层,导致局部或全身性抽搐。急性期需通过CT检查评估损伤程度,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恢复期可服用胞磷胆碱钠胶囊营养神经,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运动功能,预防外伤后癫痫的发生。

出现抽搐症状时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强行约束肢体造成二次伤害。记录发作持续时间、表现形式等信息有助于医生诊断。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含镁、钙等矿物质的食物。有癫痫病史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婴幼儿接种疫苗可预防部分感染性疾病相关的抽搐发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