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餐后血糖正常值一般不超过7.8毫摩尔/升,实际数值受饮食结构、检测时间、基础疾病、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1、饮食结构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导致餐后血糖短暂升高,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
2、检测时间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算2小时后的血糖值最具参考意义,过早或过晚检测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3、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目标需个体化制定,通常建议不超过10毫摩尔/升。
4、个体差异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餐后血糖标准可能存在差异,需结合临床评估。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饮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进行糖耐量试验等进一步检查。
血糖正常范围为空腹3.9-6.1mmol/L、餐后2小时小于7.8mmol/L,具体数值受检测方法、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
1、空腹血糖空腹8小时以上静脉血浆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低于2.8mmol/L为低血糖,超过7.0mmol/L需警惕糖尿病。
2、餐后血糖进食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达到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妊娠期女性餐后1小时血糖需低于10.0mmol/L。
3、随机血糖任意时间静脉血糖超过11.1mmol/L伴典型症状可诊断糖尿病,无症状者需重复检测确认。
4、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为4%-6%,超过6.5%提示糖尿病可能,检测前无须空腹。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进行个性化血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