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儿童尿道炎可能由尿布更换不及时、会阴清洁不足、尿路结构异常、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表现为排尿疼痛、尿频、尿液浑浊等症状。
1、尿布更换不及时尿布长时间未更换易滋生细菌,建议家长每2-3小时检查尿布,排便后立即清洁。可选择透气性好的尿布,保持会阴干燥。
2、会阴清洁不足家长需注意从前往后擦拭儿童会阴部,避免粪便污染尿道口。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不使用刺激性洗剂。
3、尿路结构异常可能与膀胱输尿管反流、尿道狭窄等有关,通常伴随排尿困难、反复发热。需进行超声检查,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4、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入侵尿道,可能出现血尿、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呋喃妥因等药物。
建议增加饮水促进排尿,避免穿紧身裤,出现发热或血尿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观察儿童排尿频率及尿液性状变化。
肾小球滤过率可通过血肌酐检测、胱抑素C检测、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等方法评估。
1、血肌酐检测: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酐水平,结合年龄、性别、体重等参数计算估算值,操作简便但易受肌肉量影响。
2、胱抑素C检测:检测血液中胱抑素C浓度评估肾功能,该指标不受肌肉量或饮食干扰,对早期肾功能损伤更敏感。
3、核素显像:静脉注射锝标记显像剂后,用γ相机捕捉肾脏代谢影像,可直接测定分肾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最准确但费用较高。
4、内生肌酐清除率:需收集24小时尿液并同步采血,通过肌酐排泄率计算真实滤过率,结果可靠但操作繁琐。
建议根据临床需求选择检查方式,检测前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蛋白饮食,肾功能异常者需定期复查并监测血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