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引起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

|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引起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爱华
刘爱华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能由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异常、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控制原发病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Alport综合征等基因突变疾病。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可遵医嘱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延缓病情进展。

2、感染因素:

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是常见诱因,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需彻底清除感染灶,急性期可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配合利尿剂呋塞米缓解水肿。

3、免疫异常:

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小球损伤,常见IgA肾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

4、代谢性疾病:

长期糖尿病或高血压导致肾小球硬化,表现为肾功能进行性下降。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配合ARB类药物缬沙坦保护肾功能。

建议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适量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膜性肾病一期多长时间可以治愈

膜性肾病一期一般需要6个月到2年时间可以治愈,实际时间受到病理损伤程度、治疗方案选择、并发症控制、患者依从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理损伤程度:

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程度较轻者恢复较快,可通过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评估病情进展。

2、治疗方案选择:

非免疫抑制治疗适用于低危患者,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他克莫司适用于中高危患者,治疗方案需根据24小时尿蛋白定量调整。

3、并发症控制:

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会延缓恢复,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他汀类药物进行综合管理。

4、患者依从性:

规律随访和饮食控制影响预后,建议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优质蛋白摄入每公斤体重0.8克。

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避免感染和肾毒性药物使用,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疾病恢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