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100次阅读
儿童哮喘可通过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调节、紧急处理等方式干预。哮喘通常由过敏原刺激、呼吸道感染、遗传因素、运动诱发等原因引起。
1、环境控制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保持室内湿度低于50%,定期清洗床品和毛绒玩具。家长需每周用热水烫洗患儿衣物,减少宠物皮屑接触。
2、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液、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期需长期规律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等糖皮质激素。家长需学会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
3、免疫调节对尘螨过敏患儿可考虑脱敏治疗,疗程需持续3-5年。冬季前接种流感疫苗,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发作。家长需记录患儿发作诱因及时就诊。
4、紧急处理突发呼吸困难时立即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若症状未缓解需紧急就医。家长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教会学龄儿童正确使用吸入装置。
保证患儿每日饮水超过1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喘息,寒冷天气外出佩戴口罩防护呼吸道。
小儿重感冒可通过保持充足休息、补充水分、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重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充足休息儿童免疫系统较弱,充分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家长需减少孩子活动量,保证每日睡眠超过10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
2、补充水分发热会导致体液流失,家长需少量多次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可适当给予温热的梨水、苹果汁等,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
3、药物缓解症状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氨溴索口服溶液化痰,氯雷他定糖浆缓解鼻塞。家长需严格遵医嘱用药,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4、及时就医当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可能与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有关,需立即就诊进行血常规等检查。
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小米粥、蒸蛋羹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密切监测体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