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可能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感觉异常、肌力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及马尾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髓核突破纤维环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发的病理状态,需根据压迫程度采取阶梯治疗。
1、下肢放射性疼痛
神经根受压后引发坐骨神经痛,表现为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至足部的电击样疼痛,咳嗽或弯腰时加重。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慢性期建议采用骨盆牵引和核心肌群训练。
2、感觉异常
受压神经支配区域出现蚁走感、麻木或袜套样感觉减退,严重者出现痛觉过敏。这与神经轴突传导功能障碍有关,需通过肌电图检查定位损伤节段。除口服维生素B1片外,可联合使用普瑞巴林胶囊调节神经异常放电。
3、肌力下降
长期压迫导致运动神经纤维变性,引发足下垂、踇背伸无力等表现。L4/L5节段突出常见胫前肌萎缩,S1节段突出多见腓肠肌萎缩。需进行徒手肌力测试评估,必要时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促进神经修复。
4、大小便功能障碍
中央型突出压迫马尾神经时,可能突发尿潴留或大便失禁,伴会阴部麻木。此为急诊手术指征,需在6小时内行椎间盘切除术,延迟处理可能导致永久性括约肌功能障碍。
5、马尾综合征
严重病例出现双下肢瘫痪、鞍区感觉丧失及性功能障碍,需紧急MRI检查。治疗需多学科协作,术后康复包括间歇导尿、盆底肌电刺激及巴氯芬片缓解肌痉挛。
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腰托,睡眠时保持腰椎曲度。饮食需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促进神经修复,每周进行3次低强度游泳或悬吊训练。出现进行性肌无力或二便异常时须立即就医,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等微创介入治疗。
落枕一般1-7天能好,具体恢复时间与损伤程度、护理措施等因素相关。
落枕是颈部肌肉或韧带急性损伤导致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多数由睡眠姿势不当、颈部受凉或肌肉劳损引起。症状较轻时表现为颈部单侧僵硬和钝痛,头部转动受限但无放射痛,通常1-3天可通过热敷和适度活动缓解。若伴随肌肉明显痉挛或小关节错位,疼痛可能向肩背部放射,颈部活动严重受限,恢复需3-7天,需配合局部理疗或专业手法复位。部分患者因长期颈椎劳损或椎间盘退变,落枕后易反复发作且恢复较慢,此类情况建议完善颈椎影像学检查。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急性期可用40℃左右热毛巾敷患处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
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未缓解,或出现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需排除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等疾病,建议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