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L5-S1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第五节与骶椎第一节之间的椎间盘发生髓核组织向外突出的病理状态。椎间盘突出可能由长期劳损、外伤、退行性变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
1、解剖定位
L5-S1是腰椎与骶椎交界的关键节段,该处椎间盘承受人体上半身重量及活动时的剪切力。此处椎间盘突出时,可能压迫坐骨神经根,引发典型坐骨神经痛症状,疼痛可沿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
2、退行性改变
椎间盘随年龄增长逐渐脱水变性,纤维环出现裂隙。长期弯腰负重、久坐等机械应力会加速退变进程。退变的椎间盘在突然扭转或负重时易发生髓核突出,这种情况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
3、急性损伤
腰部急性扭伤、坠落伤等外力作用可直接导致纤维环破裂。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在搬抬重物时姿势不当,可能瞬间增加椎间盘压力,诱发急性突出。这类患者往往有明确外伤史,症状突发且剧烈。
4、神经压迫
突出的髓核组织向后外侧突出时,可能压迫神经根。L5神经根受压表现为足背抬无力、大脚趾背伸困难;S1神经根受压则导致踝反射减弱、足底麻木。严重者可能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
5、继发病变
长期椎间盘突出可引发椎间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等继发改变,形成椎管狭窄。部分患者突出髓核可能发生钙化,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症状持续加重。反复发作的病例可能出现患侧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
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并在膝下垫枕。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可尝试热敷缓解肌肉痉挛。恢复期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强度腰背肌锻炼,但应避免仰卧起坐等增加腰椎负荷的运动。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