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怀孕期间合并妇科炎症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常见疾病包括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及罕见但严重的绒毛膜羊膜炎,影响程度与炎症类型、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1、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可能增加早产概率,需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与胎膜早破相关,可选用甲硝唑栓剂;滴虫性阴道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硝唑口服。
2、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可能导致新生儿结膜炎,建议阿奇霉素治疗;淋球菌感染需头孢曲松注射,未及时控制可能引发宫内感染。
3、盆腔炎急性发作时可能诱发宫缩导致流产,需住院使用头孢西丁联合多西环素静脉给药,慢性盆腔炎可能影响胎盘功能。
4、绒毛膜羊膜炎需紧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能引发败血症或新生儿脑损伤,必要时应考虑提前终止妊娠。
孕期出现异常分泌物或下腹痛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治疗期间保持外阴清洁,选择纯棉内衣并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通过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子宫内膜异常增厚或合并息肉等情况。该手术通过电切环精准切除病变内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1、术前评估术前需完善超声检查排除恶性病变,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情况,同时纠正贫血等全身状态。
2、手术操作在宫腔镜直视下,采用环形电极切除功能层内膜,深度控制在2-3毫米,重点处理子宫底及双侧宫角区域。
3、术后处理术后24小时观察阴道出血量,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2周后复查宫腔恢复情况。
4、长期管理术后3个月需监测月经模式变化,对仍有异常出血者需进一步排查内分泌或凝血功能障碍。
术后1个月内避免盆浴及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可适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促进恢复,定期随访评估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