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5次阅读
糖尿病患者饮食需注意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低升糖指数食物选择及规律进餐,可适量吃燕麦、西蓝花、鳕鱼、苦瓜等食物,也可遵医嘱服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胰岛素等药物。
一、食物1、燕麦燕麦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稳定餐后血糖。
2、西蓝花西蓝花含铬元素和抗氧化物质,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3、鳕鱼鳕鱼提供优质蛋白和Omega-3脂肪酸,减少心血管并发症风险。
4、苦瓜苦瓜含苦瓜皂苷,具有类胰岛素作用,辅助调节血糖。
二、药物1、阿卡波糖α-糖苷酶抑制剂,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2、二甲双胍双胍类降糖药,抑制肝糖输出,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
3、格列美脲磺脲类促泌剂,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需防范低血糖。
4、胰岛素用于胰岛功能衰竭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调整剂量。
建议每日分5-6餐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配合血糖监测和适度运动,所有药物使用需经内分泌科医生评估后规范使用。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海鲜。海鲜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血糖控制,但需注意烹饪方式和搭配。
1、优质蛋白:海鲜如三文鱼、虾类含有丰富优质蛋白,可延缓胃排空速度,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2、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类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推荐选择鲭鱼、沙丁鱼等低汞品种。
3、微量元素:牡蛎、贻贝等贝类富含锌和硒,参与胰岛素合成和糖代谢,但需控制每次食用量。
4、注意事项:避免油炸、黄油烹饪方式,合并痛风需限制高嘌呤海鲜;长期糖尿病患者建议监测餐后血糖反应。
合并胰腺功能减退时,需在营养师指导下调整蛋白质摄入比例,优先选择易消化的鱼类,配合血糖监测调整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