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HIV感染者发热特点包括持续性低热、不规则高热、夜间盗汗、伴随淋巴结肿大等。发热可能由免疫系统受损、机会性感染、药物反应或疾病进展期活动引起。
1、持续性低热体温持续在37.3-38℃超过1个月,可能与免疫系统持续激活有关。需监测CD4细胞计数,排除结核等机会性感染。
2、不规则高热突发39℃以上体温波动,常见于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需进行血培养及影像学检查。
3、夜间盗汗睡眠中大量出汗致衣物浸湿,多伴随体重下降。可能与淋巴瘤或播散性分枝杆菌感染相关。
4、伴随体征发热常合并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口腔白斑或皮疹。急性期可见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
HIV感染者出现发热应及时就医检测病毒载量,避免擅自使用退热药掩盖病情。保持营养摄入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
艾滋病不治疗的生存时间通常为8-10年,实际生存期受到病毒载量、免疫系统状态、并发症发生概率、个人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病毒载量:病毒复制水平直接影响疾病进展速度,高病毒载量会加速免疫系统破坏。
2、免疫状态: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重要指标,当数值低于200个/μL时进入艾滋病期。
3、并发症: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是主要死因,常见肺孢子菌肺炎、卡波西肉瘤等。
4、个体差异:年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等因素均会影响疾病自然进程。
建议艾滋病感染者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规范用药可将生存期延长至接近正常寿命,同时需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