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外耳湿疹怎么预防

| 1人回答 | 4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外耳湿疹怎么预防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何海贤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医师

外耳湿疹可通过保持耳部干燥、避免接触刺激物、合理清洁、控制过敏原等方式预防。湿疹发作与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微生物感染、局部刺激等因素相关。

1、保持干燥

潮湿环境易诱发湿疹,沐浴后需及时擦干耳廓及耳周,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减少进水,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或助听器。

2、避免刺激

减少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洗护产品接触耳部,避免频繁掏耳或过度清洁,耳饰材质选择纯金、纯银等低致敏性金属。

3、温和清洁

清洁时用温水轻柔冲洗外耳,避免使用棉签深入耳道,可选用pH值中性的婴儿沐浴露局部清洗,每周清洁不超过3次。

4、控制过敏

明确过敏原后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物质,发作期间限制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必要时可检测血清IgE水平辅助判断。

日常注意观察耳部皮肤变化,出现红斑、渗液等症状时及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药膏。过敏体质者建议定期更换寝具并保持室内通风。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外耳道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外耳道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耳道损伤、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抗真菌药物、避免刺激物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

常见于游泳后耳道进水未及时清理,或频繁掏耳破坏皮肤屏障。表现为耳痛、黄色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

2、真菌感染:

多因潮湿环境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伴随耳痒、白色絮状分泌物,需使用克霉唑滴耳液、硝酸咪康唑乳膏、制霉菌素溶液等抗真菌药物。

3、耳道损伤:

挖耳工具不当或外力撞击导致皮肤破损,易继发感染。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严重时需就医处理创面。

4、过敏反应:

染发剂、洗发水等化学物质刺激引发炎症。表现为红肿、渗出,需停用致敏产品,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或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游泳时使用耳塞防护,耳道潮湿可用吹风机低温档保持干燥,出现持续疼痛或流脓需及时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