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1次阅读
心脏病可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谱检查等方法诊断,具体检查需根据症状和医生建议选择。
1、心电图:心电图是筛查心脏电活动的基础检查,能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适合常规体检或胸痛发作时即刻检查。
2、心脏超声:心脏超声可直观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心脏瓣膜病变、心肌肥厚等,对心力衰竭诊断有重要价值。
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介入手段直接观察血管狭窄程度,适用于典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
4、心肌酶谱检查:心肌酶谱包括肌钙蛋白等指标,可敏感反映心肌损伤程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建议存在胸闷、胸痛等症状时尽早就医,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组合检查项目,日常注意控制血压血脂并戒烟限酒。
女性心脏病患者怀孕可通过定期产检、药物调整、生活方式管理、多学科协作等方式控制风险。心脏病合并妊娠可能由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1、定期产检建议每2-4周进行心血管及产科联合评估,重点监测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出现呼吸困难或心悸需立即就医。
2、药物调整妊娠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抗凝药或降压药,避免使用致畸药物如华法林,可遵医嘱使用拉贝洛尔、甲基多巴等相对安全药物。
3、生活方式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克内,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体重增长控制在10公斤以内。
4、多学科协作建议由心内科、产科、麻醉科组成团队制定分娩方案,中重度心功能不全者需提前评估剖宫产指征,分娩时需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妊娠期间需严格限制咖啡因摄入,补充叶酸及铁剂,出现胸闷气促或下肢水肿加重应及时就诊,产后需继续心功能监测至少6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