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什么是慢性肾功能衰竭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慢性肾功能衰竭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沈华
沈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肾功能在长时间内逐渐下降,无法有效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会引发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其主要原因包括遗传、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及其他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1、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往往与多个因素有关:
①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慢性肾病史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涉及肾小管病变、有遗传背景的多囊肾等疾病。
②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重金属、农药、化学品等毒性物质可能对肾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③ 生活习惯: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者高盐、高蛋白饮食都会对肾脏造成负担;吸烟、酗酒也会加重病情。
④ 生理因素及疾病影响:与老化相关的肾功能自然减退,加上长期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尿路梗阻等疾病,容易损坏肾组织,最终导致衰竭。
2、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目前无法完全治愈,治疗的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和改善症状:
① 药物治疗: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如氯沙坦来降低尿蛋白并缓解肾脏压力;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时可补充碳酸氢钠;针对贫血可注射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
② 透析疗法:当肾脏功能严重衰退,尿毒素累积严重时,可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代替部分肾功能,帮助维持生命及改善症状。
③ 肾脏移植: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肾移植是理想选择,但手术必须配合免疫抑制剂且等待时间较长。
④ 饮食控制:限制蛋白质摄入如减少红肉、加工食品,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肉、鸡蛋清;减少钠盐和钾的平衡,注意每天液体摄入量。
⑤ 生活管理: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避免感染,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个进展缓慢但危害巨大的疾病,定期体检、早期发现非常关键。如果出现乏力、恶心呕吐、贫血、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通过科学的方法配合合理的生活方式管理,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感到肾疼是什么原因

感到肾疼可能是由肾脏疾病、感染、结石或周围组织炎症引起的,应尽快排查原因,尤其伴随发烧、尿血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常见病因包含感染、结石及外部刺激,可以通过药物、饮食调整或针对性治疗来缓解。 1、遗传及先天性因素 某些肾脏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例如多囊肾病。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肾脏内会形成多个囊状结构,导致肾脏功能异常或疼痛。若家族中有肾脏疾病史,应定期做肾脏功能检查,尽早发现隐患。胚胎期发育异常也可能造成肾脏结构问题,导致成人后频发肾疼症状。 2、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 饮水不足是导致肾疼的重要外部因素。水摄入量不足容易使尿液浓稠,促进结石形成,从而引发剧烈疼痛。另外,长期高盐饮食、高蛋白膳食也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容易引起痛感。建议日常多饮水成人每天摄入2000毫升左右,降低高盐、高脂肪食品的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久坐或重体力劳动后应多注意休息。 3、感染导致的炎症 肾脏感染如肾盂肾炎常由细菌从膀胱逆行进入肾脏引起。这种情况可能伴随着发烧、尿意频繁和腰部酸痛。治疗上常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购药。 4、结石及机械性损伤 肾结石是肾痛的另一常见原因。结石可能因排尿活动划伤尿道引起锐痛,或因结石卡在输尿管导致阻塞。小型结石可通过多饮水自然排出,大型结石则需外科干预,如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术,甚至需通过开放式手术完成处理。 5、其他病理因素 某些非肾脏疾病的症状也可能投射至肾区。例如,腰肌劳损、子宫内膜异位、甚至泌尿系肿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误认为肾疼。这类情况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CT进一步诊断。 若感到肾部疼痛,特别是伴随发热、尿液异常或反复发生,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生活中注意多饮水、低盐低蛋白饮食,避免感染诱因,有助于减少肾脏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