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呼吸衰竭

换气功能障碍造成呼吸衰竭怎么办

|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问题描述:
换气功能障碍造成呼吸衰竭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何洁
何洁 中日友好医院 副主任医师

换气功能障碍导致呼吸衰竭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机械通气、病因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该症状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重症肺炎、神经肌肉疾病等因素引起。

1、氧疗

低流量吸氧适用于轻中度缺氧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提供浓度24%-40%的氧气。高浓度氧疗用于严重低氧血症,但需警惕氧中毒风险。长期家庭氧疗可改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生存质量,每日使用时间建议超过15小时。氧疗期间需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目标值为88%-92%。

2、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可缓解气道痉挛,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注射液能减轻气道炎症。抗感染药物如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细菌性肺炎诱发的呼吸衰竭。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减轻肺水肿,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注射液适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

3、机械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适用于意识清醒的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可减少气管插管需求。有创机械通气用于严重呼吸衰竭或意识障碍患者,需根据血气分析调整通气参数。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具有肺保护作用。撤机过程需逐步降低支持力度,避免呼吸肌萎缩。

4、病因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需控制感染和炎症,肺栓塞患者需抗凝治疗,重症肺炎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神经肌肉疾病患者需处理原发病,如重症肌无力需使用溴吡斯的明片。心源性肺水肿需强心利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5、康复训练

呼吸肌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可增强膈肌力量。运动训练从床边活动逐步过渡到步行训练,提高运动耐力。营养支持需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避免营养不良影响呼吸肌功能。心理干预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戒烟和疫苗接种是重要预防措施。

呼吸衰竭患者需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刺激物。日常应进行适度的呼吸功能锻炼,如吹气球训练肺活量。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腹胀影响呼吸。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出现气促加重、意识改变等预警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压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急性中毒会引起呼吸衰竭吗

急性中毒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催眠药中毒、蛇毒中毒等情况。

1、有机磷中毒

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和呼吸肌麻痹,需立即使用阿托品、解磷定等药物,配合机械通气支持。

2、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高压氧治疗是首选方案,严重时需气管插管维持呼吸。

3、镇静剂中毒

苯二氮卓类药物过量会抑制呼吸中枢,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可使用氟马西尼拮抗,必要时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4、蛇毒中毒

神经毒素类蛇毒可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导致呼吸肌瘫痪,需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并行人工呼吸支持。

所有急性中毒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均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监测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