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一拉屎肛门就出血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一拉屎肛门就出血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爱华
刘爱华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排便时肛门出血可能由痔疮、肛裂、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或手术等方式治疗。

1、痔疮:

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导致的常见疾病,排便时用力过度可能使痔核破裂出血。表现为无痛性鲜红色血便,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化痔栓等药物缓解症状。

2、肛裂:

肛裂是肛门皮肤撕裂形成的溃疡,排便时剧烈疼痛伴少量出血。保持大便通畅是关键,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利多卡因凝胶、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促进愈合。

3、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表面血管破裂可能导致便血,通常无痛但可能反复发作。需通过肠镜检查确诊,较大息肉需内镜下切除,病理检查排除恶变可能。

4、结直肠癌:

肿瘤组织坏死出血可能导致暗红色血便,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体重下降等症状。需结肠镜检查明确诊断,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蹲,出血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病毒感冒血常规显示怎么看

病毒感冒血常规报告需重点关注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和C反应蛋白水平,病毒性感染通常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降低。

1、白细胞计数

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通常正常或轻度降低,若显著升高需警惕细菌混合感染。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为主,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阿莫西林。

2、淋巴细胞比例

淋巴细胞比例超过40%提示病毒性感染可能,儿童患者可达60%。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嗜睡或呼吸急促,可配合使用干扰素喷雾剂。

3、中性粒细胞比例

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至40%以下支持病毒性诊断,若同时伴核左移需考虑细菌感染。治疗可选用利巴韦林等广谱抗病毒药物。

4、C反应蛋白

CRP轻度升高(10-40mg/L)常见于病毒感染,超过50mg/L需考虑细菌感染。建议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提高鉴别准确率。

血常规检查后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体温超过38.5℃时可临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需复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