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感冒是否需要吃药取决于症状严重程度和病因,多数情况下轻微感冒无须服药,症状较重或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遵医嘱用药。
病毒性感冒占感冒病例的绝大多数,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喉咙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这类感冒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5-7天,通过多饮水、适当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生活方式调整即可缓解。此时使用药物仅能暂时减轻症状,无法缩短病程。若出现低热可物理降温,咽部不适可用淡盐水漱口。但需警惕持续高热超过3天、脓性鼻涕、剧烈咳嗽伴胸痛等表现,这可能是继发细菌感染的征兆。
当感冒合并急性细菌性鼻窦炎、中耳炎或肺炎时,则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常见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针对呼吸道感染的抗菌药物。对于过敏体质者,需避免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减充血剂;儿童用药需选择布洛芬混悬液等儿童专用剂型。无论是否用药,感冒期间都应避免劳累,饮食宜清淡,观察病情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应及时就医。
感冒期间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保持睡眠充足,室温维持在20-24℃为宜。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重症,普通人群通过勤洗手、戴口罩等措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若自行服用非处方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耳痛、面部压迫感等特殊症状,须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