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咳嗽可通过对症止咳、抗感染治疗、呼吸道护理及免疫调节等方式缓解。咳嗽通常由支原体侵袭呼吸道黏膜、继发气道高反应性、合并细菌感染或免疫应答异常等原因引起。
1、对症止咳支原体感染常引发刺激性干咳,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福尔可定或复方甲氧那明等镇咳药物,痰液黏稠时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促进排痰。
2、抗感染治疗家长需严格按疗程使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支原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天然耐药,避免自行更换药物。
3、呼吸道护理保持室内湿度50%-60%,家长需每日多次帮助孩子拍背排痰,婴幼儿可采用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稀释分泌物。
4、免疫调节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制剂有助于黏膜修复,病程超过1周或出现喘息时需评估是否存在免疫紊乱,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调节免疫功能。
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咳嗽伴持续高热、呼吸急促或口唇发绀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接触冷空气及二手烟。
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主要通过粪便常规检查、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血常规检查和电解质检查等方式确诊。
1、粪便常规检查采集新生儿粪便样本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是否存在白细胞、红细胞或脂肪球等异常成分,有助于判断腹泻类型。
2、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采用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是诊断病毒性腹泻的主要手段,阳性结果可明确病原体。
3、血常规检查通过静脉采血分析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评估感染程度,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常明显升高。
4、电解质检查检测血清钠、钾、氯等电解质水平,判断是否存在脱水引起的电解质紊乱,为补液治疗提供依据。
家长发现新生儿腹泻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注意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母乳喂养者母亲需饮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