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4次阅读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阳性通常提示梅毒螺旋体感染可能,需结合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等进一步确诊。该结果可能由梅毒现症感染、既往感染治愈后血清固定、生物学假阳性等因素引起。
1、现症感染:梅毒螺旋体活动性感染导致抗体阳性,需完善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梅毒,治疗首选青霉素类如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或头孢曲松。
2、血清固定:既往规范治疗后抗体持续低滴度阳性,无临床症状且RPR阴性时可观察,若伴有神经系统症状需重复腰穿检查,必要时予青霉素强化治疗。
3、生物学假阳性:妊娠、自身免疫病等非梅毒因素导致,需结合TPPA检测排除,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用羟氯喹,妊娠期需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
4、实验室误差:标本溶血或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假阳性,建议重新抽血复查,同时检测RPR滴度变化,避免在急性发热期或疫苗接种后4周内检测。
确诊梅毒后应规范完成全程治疗,3-6个月复查血清学滴度,性伴侣须同步筛查,治疗期间禁止无保护性行为并做好个人用品消毒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