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空腹血糖过高可能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等方式控制。
1、饮食不当: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
2、缺乏运动:运动不足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帮助改善血糖代谢。
3、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腰围增大。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药物。
4、糖尿病:可能与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需使用胰岛素或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通过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饮食调整、规律运动、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甲减通常由自身免疫损伤、碘缺乏、甲状腺手术、垂体病变等原因引起。
1、药物替代左甲状腺素钠是甲减核心治疗药物,需根据TSH水平调整剂量。其他可选药物包括甲状腺片、碘塞罗宁,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2、营养支持保证充足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摄入,适当增加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限制高胆固醇食物,避免大量食用致甲状腺肿物质如卷心菜。
3、运动管理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改善代谢,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疲劳。运动前后监测心率,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需医生评估运动方案。
4、病情监测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术后甲减患者需更频繁监测。出现心悸、多汗等药物过量症状时及时就医调整剂量。
甲减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冬季注意保暖,合并贫血者需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长期服药不可擅自停用或更改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