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想看肝脏好不好要做什么检查

|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想看肝脏好不好要做什么检查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烈
马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医师

肝脏健康评估通常需要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乙肝五项、甲胎蛋白检测、肝脏弹性检测等检查项目。

1、肝功能检查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转氨酶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异常可能与胆汁淤积有关,白蛋白降低可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受损。该检查能初步判断肝脏代谢和解毒功能状态,需空腹8小时以上进行检测。

2、肝脏超声

采用高频声波成像技术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可发现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等占位性病变。检查无辐射且操作简便,能清晰显示肝脏大小、边缘、回声强度等特征,对肝硬化结节和肝癌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3、乙肝五项

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检测。可明确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及感染状态,区分急性或慢性感染,评估病毒复制活跃程度。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4、甲胎蛋白检测

通过血液检测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水平,该指标异常升高可能与原发性肝癌、生殖细胞肿瘤等有关。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部分慢性肝炎患者也可出现轻度升高,建议每半年复查监测变化趋势。

5、肝脏弹性检测

采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通过测量肝脏硬度值判断纤维化分期。适用于慢性肝病患者随访,可替代部分肝穿刺活检,但对肥胖患者检测准确性可能受影响,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建议检查前3天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长期服药者需告知医生药物史,孕妇进行影像学检查前应确认妊娠状态。40岁以上人群或有肝炎病史者建议每年定期筛查,发现异常指标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必要时需进行增强CT或核磁共振等进一步检查。日常需注意控制体重,限制高脂饮食,避免滥用药物和保健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拉肚子有黏液带血丝怎么回事

宝宝拉肚子有黏液带血丝可能与饮食不当、肠道感染、食物过敏、细菌性痢疾、肠套叠等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症状及时就医。此类症状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伴随腹痛或发热,建议家长记录宝宝饮食及症状变化,避免自行用药。

1. 饮食不当

宝宝胃肠功能较弱,摄入过量生冷食物或突然更换奶粉可能刺激肠道,导致黏液便。症状较轻时可通过调整饮食缓解,如暂停添加新辅食、少量多次喂养温热的米汤或口服补液盐。若血丝持续出现,需排除其他病因。

2. 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胃肠炎,粪便常呈蛋花汤样伴黏液血丝。患儿可能伴有呕吐和低热,家长需注意预防脱水,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并及时更换清洁尿布。

3. 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鸡蛋过敏可能引发过敏性肠炎,表现为腹泻伴血丝黏液便。家长需排查过敏原,更换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同时观察皮疹或呼吸急促等全身症状。

4. 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感染会导致脓血便伴里急后重感,患儿可能出现高热。需立即就医进行粪便培养,确诊后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护理时严格消毒患儿衣物和餐具,避免交叉感染。

5. 肠套叠

婴幼儿突发阵发性腹痛伴果酱样血便需警惕肠套叠,可能伴随呕吐和腹部包块。此为急症,家长应立即送医,通过空气灌肠或手术治疗。延误处理可能导致肠坏死,术后需遵循流质饮食过渡原则。

家长应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预防红臀。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人工喂养者注意奶具消毒。若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或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须紧急就诊。日常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避免滥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