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6次阅读
痛经就医通常需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宫腔镜检查等,具体检查项目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病因决定。
1、妇科检查通过触诊和外阴检查评估子宫及附件状况,排除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检查前需排空膀胱,医生会询问月经史和疼痛特点。
2、超声检查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可观察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及卵巢情况,诊断子宫肌瘤、腺肌症等结构异常。无创且快速,建议在月经周期特定时段进行。
3、激素检测抽血检查雌激素、孕酮等激素水平,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紊乱。原发性痛经多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需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重复检测。
4、宫腔镜检查针对疑似宫腔粘连或内膜息肉患者,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宫腔形态。属于有创检查,通常在麻醉下进行,术后需预防感染。
日常可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程度,检查前避免性生活,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若伴随严重贫血或不孕症状,需进一步排查全身性疾病。
痛经可通过按摩合谷穴、三阴交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等部位缓解。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缓解子宫痉挛和疼痛。
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按摩时用拇指按压穴位,有助于缓解小腹疼痛和经期头痛。
2、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踝尖上三寸,按摩此穴位可调节内分泌,改善经血不畅引起的腹痛。
3、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轻柔按压能温经散寒,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
4、足三里穴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三寸,按摩可增强脾胃功能,缓解经期疲劳和腹胀。
按摩时力度需轻柔,配合热敷效果更佳;若痛经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