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尿道结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多沙唑嗪、枸橼酸氢钾钠、双氯芬酸钠等药物促进排石。药物选择需根据结石成分、大小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
1、坦索罗辛该药为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缓解痉挛性疼痛,有助于直径小于10毫米的结石排出。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和体位性低血压。
2、多沙唑嗪同为α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输尿管壁张力促进结石移动。适用于合并高血压的结石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变化。
3、枸橼酸氢钾钠用于尿酸结石的溶石治疗,可碱化尿液溶解结石。需定期检测尿pH值,维持值在6.2-6.8范围效果最佳。
4、双氯芬酸钠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结石引起的肾绞痛,但胃肠溃疡患者慎用。该药仅对症处理,不能直接促进排石。
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直径超过6毫米的结石或合并感染时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等外科干预。
钬激光治疗膀胱结石主要通过激光碎石、冲洗排石、术后消炎、定期复查四个步骤完成。钬激光碎石具有精准度高、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1、激光碎石钬激光通过尿道置入膀胱镜,发射波长2100nm的脉冲激光将结石粉碎成小于3mm的颗粒。碎石过程需配合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保持视野清晰。
2、冲洗排石碎石后采用Ellik冲洗器反复冲洗膀胱,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碎石颗粒排出体外。较大碎石需用取石钳辅助取出。
3、术后消炎术后可能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抗生素预防感染,配合坦索罗辛缓解排尿不适。需留置导尿管1-3天观察出血情况。
4、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需进行膀胱超声或CT检查确认无残余结石,每3-6个月复查一次预防复发。日常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
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出现血尿加重或发热需及时复诊。长期随访需监测是否合并前列腺增生等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