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表现为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表现为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烈
马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医师

急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多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急性胆囊炎主要由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胆囊结石则与胆汁成分改变、胆囊收缩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右上腹疼痛

急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患者通常会出现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疼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与胆囊收缩试图排出胆汁有关。胆囊结石嵌顿在胆囊管或胆总管时,疼痛更为剧烈,呈现胆绞痛特点。部分患者疼痛可逐渐加重并持续数小时,改变体位或使用解痉药物可能暂时缓解症状。

2、恶心呕吐

多数患者伴随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这是由于胆囊炎症刺激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所致。持续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补液纠正。呕吐后腹痛症状通常不会明显缓解,这与单纯的胃肠炎有所不同。

3、发热寒战

急性胆囊炎患者常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若发生胆囊化脓或坏疽,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发热源于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杆菌。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炎时,可能出现典型的夏科三联征,表现为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

4、消化不良

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前已有长期消化不良症状,表现为餐后腹胀、嗳气、厌油腻等。这与胆囊功能受损、胆汁排泄不畅有关。胆囊结石患者即使不在急性发作期,也可能因结石影响胆汁排泄而出现脂肪消化吸收不良,导致腹泻或脂肪泻。长期消化不良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导致体重下降。

5、黄疸

当胆囊结石掉入胆总管造成梗阻时,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陶土样大便等黄疸表现。这是由于胆红素排泄受阻,反流入血所致。黄疸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加重,可能继发急性胆管炎或胰腺炎。血液检查可发现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急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患者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油腻、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发作期间应禁食,给予胃肠减压,病情缓解后逐步恢复清淡流质饮食。平时保持规律进食习惯,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出现持续腹痛、高热、黄疸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胆囊穿孔、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遵医嘱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流前列腺液会肾虚吗

流前列腺液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肾虚。前列腺液是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分泌物,常见于性兴奋或前列腺受到刺激时,而肾虚是中医概念中的一种体质状态,多与长期劳累、久病体虚等因素相关。

前列腺液分泌属于生理现象,尤其在性冲动、排尿或前列腺按摩时可能出现。正常分泌不会损耗肾精,也不会引发肾虚症状如腰膝酸软、乏力等。但若频繁人为刺激前列腺(如过度手淫),可能因消耗体力间接影响整体健康,此时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是否与肾虚相关。

少数情况下,长期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导致前列腺液异常分泌,并伴随尿频、会阴不适等症状。若患者同时存在中医辨证的肾虚表现,可能与炎症消耗正气有关,但需由专业中医师评估,不可自行归因。肾虚的成因复杂,涉及年龄增长、慢性疾病、过度劳累等多重因素,单纯前列腺液分泌难以构成直接因果关系。

建议男性避免过度关注前列腺液分泌问题,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若出现排尿异常、持续腰酸或性功能减退,可就诊泌尿外科或中医科排查病因。日常避免久坐、辛辣饮食,适当练习提肛运动有助于前列腺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