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疼痛科

老年人骨质疏松痛如何缓解疼痛

| 1人回答 | 66次阅读

问题描述:
老年人骨质疏松痛如何缓解疼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徐海林
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老年人骨质疏松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饮食调整、运动康复、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缓解。骨质疏松痛通常与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腰背疼痛、关节僵硬、身高缩短等症状。

1、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鲑降钙素鼻喷剂等药物。阿仑膦酸钠片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唑来膦酸注射液通过调节钙代谢改善骨密度。鲑降钙素鼻喷剂可缓解骨痛症状,使用时可能出现鼻腔刺激等不良反应。

2、物理治疗

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每日治疗20-30分钟。局部热敷能改善血液循环,每次15-20分钟。体外冲击波治疗可缓解顽固性骨痛,需由专业医师操作。物理治疗期间应观察皮肤反应,避免烫伤或过度刺激。

3、饮食调整

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钙质,可食用牛奶、豆腐、芝麻等富钙食物。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适量进食海鱼、蛋黄等。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影响钙吸收的饮品,戒烟限酒保持骨骼健康。

4、运动康复

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每周3-5次。水中步行可减轻关节负荷,每次20-30分钟。抗阻力训练使用弹力带增强肌力,每组8-12次。运动时穿戴护具预防跌倒,避免快速转身或负重过大等危险动作。

5、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每日日照3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居家环境安装防滑垫、扶手等适老化设施。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选择低跟防滑鞋。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建立防跌倒日记记录危险因素。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影响骨代谢。

骨质疏松痛患者应建立长期管理计划,每日保证500毫升奶制品摄入,每周进行2-3次抗阻运动。居家保持地面干燥整洁,浴室铺设防滑垫。外出时使用拐杖保持平衡,避免在湿滑路面行走。定期复查骨密度和血钙指标,根据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注意观察疼痛变化,如出现剧烈疼痛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感染带状疱疹是怎么回事

感染带状疱疹可能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免疫力下降、压力过大、年龄增长、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感染带状疱疹可通过抗病毒药物、止痛药物、局部护理、免疫调节、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 1、病毒再激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初次感染后潜伏于神经节,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再激活,导致带状疱疹。治疗上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每次800mg,每日5次或泛昔洛韦片每次500mg,每日3次,抑制病毒复制。 2、免疫力下降:长期熬夜、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病毒再激活风险。日常护理包括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提升免疫力。 3、压力过大:精神压力过大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促使病毒再激活。心理疏导如放松训练、冥想、心理咨询等有助于缓解压力,降低发病风险。 4、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带状疱疹发病率上升。老年人可通过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如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预防发病,降低并发症风险。 5、慢性疾病:糖尿病、肿瘤、艾滋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易发生带状疱疹。治疗需结合原发病管理,如控制血糖、抗肿瘤治疗、抗病毒治疗等,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300mg,每日2次缓解症状。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猕猴桃,以及富含锌的食物如瘦肉、海鲜,增强免疫力。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上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继发感染。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