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两岁宝宝上吐下泻后发烧可通过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通常由胃肠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轮状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
1、补液防脱水家长需立即给宝宝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少量多次喂服,呕吐后暂停10分钟再继续。若出现尿量减少或哭时无泪需急诊就医。
2、调整饮食暂停奶制品和油腻食物,改为米汤、稀粥等流食。母乳喂养可继续,配方奶需稀释。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饮食。
3、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浴。退热贴可辅助使用,持续高热需就医排查病因。
4、药物干预蒙脱石散可保护胃肠黏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退热。所有药物须遵医嘱使用。
保持宝宝腹部保暖,密切观察精神状态。若呕吐物带血、腹泻超过8次/天或发热持续72小时未退,需立即儿科就诊。
佝偻病和侏儒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佝偻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骨骼发育异常,侏儒症则与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或遗传因素相关。孩子是否患病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综合判断。
1、佝偻病表现:早期可能出现多汗、夜惊、枕秃,进展期可见方颅、肋骨串珠、X型腿或O型腿等骨骼畸形,严重者影响身高发育。
2、侏儒症表现: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同龄儿童,身高始终处于同年龄同性别标准3个百分位以下,但身体比例相对协调,智力通常正常。
3、诊断方法:佝偻病需检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及维生素D水平,结合X线检查;侏儒症需评估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骨龄及基因检测。
4、治疗差异:佝偻病通过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可改善,侏儒症需生长激素替代治疗,遗传性侏儒症可能需要多学科综合干预。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曲线,若发现异常及时至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避免自行补钙或使用增高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