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食管异物和气管异物可通过异物位置、症状表现和检查手段区分。食管异物多卡在食管狭窄处,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气管异物常阻塞气道,引发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临床需通过喉镜、胸部X线或CT等检查明确诊断。
食管异物通常滞留于食管三个生理狭窄处,以食管入口处最常见。患者可能出现吞咽疼痛、流涎、呕吐,尖锐异物可能刺穿食管壁导致纵隔感染。儿童误吞硬币、纽扣电池,成人常见鱼刺、骨片卡顿。食管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可直观定位异物,治疗需在内镜下取出,严重穿孔者需手术修复。
气管异物多见于右主支气管,因右支气管较粗短且与气管夹角小。花生、坚果类食物易被吸入,突发呛咳、面色青紫、吸气性喘鸣是典型表现。婴幼儿因喉保护功能不完善更易发生,需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处理。支气管镜是确诊和取出的金标准,延误处理可能导致肺不张、肺炎等并发症。
区分两类异物的关键在于观察首发症状:进食时突发呛咳提示气管异物,吞咽梗阻感则倾向食管异物。无论哪种情况均需禁食并紧急就医,自行催吐或吞饭团可能加重损伤。家长应妥善收好小物件,避免给幼儿喂食整粒坚果,进食时保持安静专注可有效预防异物吸入。
心脏开胸手术后遗症主要包括术后疼痛、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胸骨愈合不良等。手术创伤、麻醉影响、术后护理等因素均可能引发后遗症,需通过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降低风险。
1、术后疼痛手术切口及组织损伤导致持续性疼痛,可能与肋间神经损伤或胸骨牵拉有关。轻度疼痛可通过对乙酰氨基酚缓解,中重度疼痛需使用曲马多或羟考酮,同时配合物理治疗促进恢复。
2、心律失常术中心脏操作易引发房颤或室性早搏,与心肌水肿、电解质紊乱相关。可服用胺碘酮或美托洛尔控制心律,严重时需电复律治疗,术后需持续心电监测。
3、肺部感染术后呼吸功能减弱导致痰液滞留,常见发热、咳嗽症状。需使用头孢曲松或莫西沙星抗感染,配合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化痰,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预防。
4、胸骨愈合不良骨质疏松或钢丝固定不牢可能导致胸骨裂开,表现为局部异常活动。需限制上肢负重,严重者需二次手术加固,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愈合。
术后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循序渐进进行呼吸训练和上肢康复运动,定期复查心电图与胸片,出现发热或心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