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早产儿护理需注意保暖、喂养、感染预防及发育监测四个方面,通过科学干预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1、保暖:维持中性温度环境,使用暖箱或袋鼠式护理保持皮肤温度36.5-37.5℃,避免寒冷刺激导致代谢紊乱。
2、喂养:优先母乳喂养,吸吮无力者采用管饲,需少量多次,必要时添加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配方奶补充营养。
3、感染预防:严格手卫生消毒,限制探视人员,奶具定期灭菌,皮肤护理使用无菌棉签,出现脐部红肿等异常及时就医。
4、发育监测:定期评估矫正月龄下的体格生长曲线,进行眼底筛查及听力测试,发现肌张力异常需早期康复干预。
家长需记录每日喂养量及大小便次数,定期随访纠正月龄发育商,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接触早产儿前更换清洁衣物。
性生活痛可能由阴道干涩、心理因素、阴道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润滑剂使用、心理咨询、抗感染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
1. 阴道干涩雌激素水平下降或前戏不足可能导致阴道分泌物减少。建议使用水溶性润滑剂,适量增加大豆制品摄入,严重者需排查卵巢功能衰退。
2. 心理因素焦虑或创伤经历可能引发盆底肌紧张。认知行为疗法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可改善,必要时需心理科介入疏导。
3. 阴道炎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感染有关,常伴随异常分泌物。需阴道分泌物检查确诊,可选用甲硝唑栓剂、克霉唑乳膏、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
4.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侵犯阴道穹窿或子宫骶韧带时引发深部性交痛。腹腔镜是诊断金标准,药物治疗可选地诺孕素、戈舍瑞林、亮丙瑞林。
建议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性行为前后注意清洁,持续疼痛需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