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手足口病可能会引起手脚掉皮。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部分患者在恢复期可能出现手脚皮肤脱屑。
手足口病急性期会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疱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随着病情恢复,皮疹逐渐消退,部分患者会出现表皮脱落现象,表现为手脚皮肤轻微脱屑或片状脱皮。这种脱皮属于疾病恢复期的正常现象,通常不会引起疼痛或出血,1-2周内可自行恢复。脱皮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避免强行撕扯脱皮部位。
少数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可能出现大面积皮肤剥脱,这种情况多伴随持续高热、精神差等全身症状,属于病毒对皮肤基底层的严重损伤。若脱皮面积超过体表面积百分之十,或伴有渗液、出血等情况,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或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应立即就医处理。
手足口病恢复期应注意观察皮肤状态,脱皮期间可涂抹无刺激的保湿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衣物应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材料。饮食上多补充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胡萝卜、猕猴桃等,有助于皮肤修复。若脱皮伴随红肿热痛或发热反复,建议及时到儿科或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