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口腔科

手足口病后心肌酶高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足口病后心肌酶高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后心肌酶高可能与病毒感染损伤心肌、免疫反应过度激活、心肌细胞炎症、继发细菌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部分患儿在病程中可能出现心肌受累,表现为心肌酶谱升高,可通过心电图监测、心肌酶动态复查、营养支持等方式干预。

1、病毒感染损伤心肌

肠道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导致损伤是常见原因。柯萨奇病毒B组等病原体可通过血流播散至心脏,破坏心肌细胞膜完整性,使肌酸激酶同工酶等酶类释放入血。患儿可能出现乏力、心率增快等症状。治疗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10胶囊、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等营养心肌药物。

2、免疫反应过度激活

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大量炎性因子可能误伤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风暴可导致心肌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引发心肌酶渗出。部分患儿会伴随低热、食欲减退等表现。建议家长监测体温变化,医生可能短期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控制过度炎症反应。

3、心肌细胞炎症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肌酶升高的直接病理基础。心肌间质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可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心电图可见ST-T改变。患儿可能出现胸闷、面色苍白等症状。需限制活动量,医生可能开具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等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

4、继发细菌感染

病程中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加重心肌损伤。链球菌或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可抑制心肌收缩功能,导致乳酸脱氢酶等酶类进一步升高。患儿可能出现反复发热、精神萎靡等表现。家长需观察病情变化,医生可能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

5、电解质紊乱

发热或腹泻引起的低钾血症可诱发心肌电活动异常。钾离子浓度降低会影响心肌细胞复极化过程,导致肌钙蛋白释放增加。患儿可能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等。建议家长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医生可能使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纠正电解质失衡。

手足口病恢复期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1-2个月。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新鲜蔬菜水果。定期复查心肌酶谱和心电图,若出现气促、面色发青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多数患儿心肌损伤为暂时性,经规范治疗后可逐渐恢复,家长无须过度焦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足口病疱疹会长在嘴唇上吗

手足口病的疱疹可能会长在嘴唇上。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典型表现为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少数情况下疱疹可出现在嘴唇、臀部等部位。

手足口病的口腔疱疹多出现在舌、颊黏膜、硬腭等处,部分患者疱疹可能蔓延至嘴唇及周围皮肤。这些疱疹初期为红色小斑疹,随后发展为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常伴有疼痛感,可能影响进食。嘴唇疱疹的形态与其他部位相似,但因嘴唇皮肤较薄,可能更易破溃。

极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嘴唇疱疹密集融合的情况,多伴随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全身症状。这类情况需警惕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或心肺功能,应立即就医。普通病例的嘴唇疱疹通常1周左右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

手足口病具有较强传染性,发病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做好口腔清洁。若嘴唇疱疹破溃,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局部涂抹,帮助创面修复。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出现拒食、嗜睡等症状时及时就诊。恢复期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减少对疱疹的刺激。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