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牙痛导致发烧可能与牙龈炎、牙周脓肿、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原因有关,发热通常提示感染扩散或炎症反应加重。
1、牙龈炎牙菌斑刺激牙龈引发局部炎症,可能伴随牙龈红肿出血。治疗需彻底清洁牙面,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
2、牙周脓肿牙周袋内化脓性感染可导致剧烈跳痛和低热,可能与牙结石堆积或免疫力下降有关。需脓肿切开引流,配合头孢克洛分散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奥硝唑片治疗。
3、根尖周炎龋齿未及时治疗引发牙髓坏死,细菌扩散至根尖区形成病灶,表现为咬合痛和持续性低热。需根管治疗消除感染源,必要时服用洛索洛芬钠片、替硝唑片、阿奇霉素分散片。
4、颌骨骨髓炎感染突破牙槽骨引起骨质破坏,伴随高热和颌面部肿胀,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需静脉注射抗生素,严重者行死骨清除术。
出现牙痛伴发热应及时口腔科就诊,避免咀嚼硬物,保持口腔清洁,治疗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胎儿胎心通常在孕妇脐部下方偏左或偏右位置,具体位置与孕周、胎位及胎盘位置有关。
1、孕周影响妊娠18周前胎心多在耻骨联合上方,随着子宫增大逐渐上移,孕晚期胎心位置相对固定。
2、胎位因素头位时胎心在脐部两侧,臀位时胎心多在脐部上方,横位时胎心位置接近孕妇肋缘。
3、胎盘位置胎盘位于子宫前壁时胎心位置较浅且清晰,后壁胎盘时胎心位置较深且需加大听诊力度。
4、个体差异孕妇腹壁厚度、羊水量及胎儿活动度均会影响胎心听诊位置,需结合超声检查综合判断。
建议孕20周后定期产检监测胎心,发现异常胎心率或定位困难时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