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可能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高血糖渗透性利尿、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控制、胰岛素治疗、饮食调整、运动干预等方式改善。
1、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血糖无法有效利用,表现为多食、体重下降。需遵医嘱使用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等促泌剂,或门冬胰岛素等替代治疗。
2、胰岛素抵抗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利用率下降引发多饮多尿。可能与肥胖、炎症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口干、尿频。建议使用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等增敏剂。
3、高血糖渗透性利尿血糖超过肾糖阈时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导致多尿脱水。常伴随尿糖阳性、皮肤干燥。需控制血糖达标,必要时使用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
4、代谢紊乱脂肪蛋白质分解增加导致消瘦,可能与酮症倾向有关,表现为乏力、呼气烂苹果味。需监测酮体,使用胰岛素联合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保持规律有氧运动,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症需立即就医。
多数糖尿病患者无须住院治疗,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可通过门诊随访管理。住院指征主要有血糖急剧升高、严重并发症、妊娠期血糖失控、需胰岛素强化治疗等情况。
1、门诊管理空腹血糖低于13.9mmol/L且无急性并发症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药物适用于不同分型患者,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2、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状态需紧急住院。这两种危象与胰岛素严重不足有关,表现为呕吐、意识模糊,静脉补液和胰岛素泵是核心治疗手段。
3、慢性损害出现糖尿病肾病4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器官损害时建议住院。这些并发症可能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有关,需多学科联合诊疗。
4、特殊人群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超过安全范围时需入院。妊娠期激素变化加剧胰岛素抵抗,可能引发巨大儿等不良结局,需动态调整胰岛素方案。
糖尿病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每3个月复查并发症相关指标。出现多饮多尿加重或伤口不愈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