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耳朵捅伤出血多数情况属于轻微外伤,可能由外耳道皮肤破损、鼓膜穿孔、外耳道炎、异物损伤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出血量和伴随症状判断严重程度。
1. 皮肤破损:外耳道皮肤较薄,掏耳时用力过猛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少量渗血,可用无菌棉球轻压止血,避免沾水以防感染。
2. 鼓膜穿孔:尖锐物捅入过深可能损伤鼓膜,伴随听力下降或耳鸣,出血量较少但需耳鼻喉科检查,必要时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3. 外耳道炎:反复掏耳诱发炎症时,轻微触碰即可出血,伴有瘙痒或脓性分泌物,需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配合口服头孢克洛。
4. 异物损伤:异物残留可能导致持续出血或疼痛,常见于儿童玩耍时误塞物品,家长需立即就医取出,不可自行掏挖。
受伤后24小时内避免洗头游泳,观察是否出现眩晕或发热,若出血不止或听力异常需尽快就诊耳鼻喉科。